242net必赢






服务热线: 135 7086 9158

      蛇吞象 :花11亿美元收购3D打印大厂Stratasys,Nano Dimension营收却只有1/15

      更新时间:2023-03-13 16:54:50






      Nano Dimension的DragonFly LDM 电路3D打印样品

      2023年3月10日,南极熊获悉,3D打印电子巨头Nano Dimension(NNDM.US)提出以每股18美元、总价约11亿美元的现金收购竞争对手3D打印机制造商Stratasys(SSYS.US) 。根据一份声明,Nano Dimension已经与Stratasys就非约束性要约和合并的优点进行了“建设性的非正式”谈判。Nano Dimension在致Stratasys董事会的一封信中说,它准备在30天内完成尽职调查,并就一项明确的协议进行谈判 。截至发稿 ,Stratasys在盘后交易中飙升15%。Nano Dimension下跌4.8%。










      Nano Dimension的多材料电子3D打印工艺






      要知道的是,2022年, Stratasys公司为6.48亿美元,而Nano Dimension 的营收才0.44亿美元,前者为后者的15倍 ,后者却要收购前者 ,可以说是一起蛇吞象式的收购。

      根据提议条款,Nano Dimension 自 2022 年 7 月以来一直是 Stratasys 的最大股东,目前持有 Stratasys 约 14.5% 的已发行股份(在完全稀释的基础上为 13.7%),将收购 Stratasys 的剩余股份总代价约为 11 亿美元现金 。要约价格较截至 2023 年 3 月 1 日未受影响的收盘价溢价 36% ,较截至 2023 年 3 月 1 日的 60 天 VWAP 溢价 31%。该提议为 Stratasys 的股东带来直接和确定的价值并极大地增强了公司利用机遇和应对当前环境挑战的能力。

      Nano Dimension 认为,两家公司的合并将释放卓越的近期 、中期和长期增长和价值创造机会,包括:

      • 建立市场领先的互补系统 、材料 、和完整解决方案的3D打印产品组合: Stratasys 被定位为先进聚合物 3D 打印系统 、材料和耗材市场的领导者 ,具有熔融沉积建() 和 PolyJet两大技术,用于原型制作的。而 Nano Dimension 是 3D 打印高增长领域的先驱 ,适用于一些最具挑战性的应用,包括电子、微加工和高性能组件 。此次合并将创建一个新平台,具有3D打印制造能力组合,并辅以一套新的高增长产品,结合后将为公司的持续成功提供最佳条件 。
      • 加速研发 (R&D): Nano Dimension 和 Stratasys 在工艺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共享创新文化,以创造尖端技术的成功。合并后公司的研发能力将能够推动快速创新以满足客户在 3D 打印领域的需求,包括加速部署 Nano Dimension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团队 DeepCube ,这是其云制造平台的基础。
      • 增强市场渗透、新客户获取和交叉销售机会:结合两家公司的能力,将通过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和解决方案,增加深化共享客户和行业之间现有关系的机会 ,同时也提供新客户获取机会一个在行业中扩展和多元化平台。两家公司各自的客户关系、许多共享垂直行业的未来机会以及独特的上市渠道将促进更多样化解决方案的销售。
      • 产生协同效应: Nano Dimension 和 Stratasys 的结合将通过简化两家公司的组织来产生协同效应,包括改善成本结构、调整管理费用和上市工作,以及通过整合研发资源提高效率。
      • 为管理层和员工提供有吸引力的机会:拟议交易代表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在扩大后的全球领先的专业增材制造公司内为 Stratasys 管理层和员工创造重要价值,以及其他职业福利。迄今为止,Nano Dimension 的一个关键成功因素是它能够通过其并购战略留住加入公司的领导者以追求股东价值 ,而 Nano Dimension 对 Stratasys 感兴趣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其强大的管理团队,它打算作为合并业务的一部分保留 。
      • 增长和盈利能力方面的领导者 :最重要的是,两家公司将共同创建一个商业帝国 ,涵盖和盈利能力的增长。

      Nano Dimension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Yoav Stern 表示 :“我们非常尊重 Stratasys 的业务,包括首席执行官 Yoav Zeif 博士,我们认为他是 Stratasys 最近积极势头的缔造者。Nano Dimension 和 Stratasys 可以一起为客户提供越来越令人兴奋的解决方案,同时在电子3D打印和 3D打印行业中处于更好的竞争地位。我们相信这对两家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客户 、管理层、员工和业务合作伙伴——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近年来 ,增材制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进步加快,正处于下一阶段发展和增长的风口浪尖。将 Stratasys 和 Nano Dimension 结合在一起是为了让两家公司成为一家成功的合并公司,并引领行业进入下一阶段 。凭借 Nano Dimension 强大的创新文化和成功合并整合的记录,我们期望为所有利益相关者释放巨大的价值。我们期待继续与 Stratasys 进行讨论,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

      Nano Dimension 和 Stratasys 之间最终合并协议的执行将受到每家公司董事会的尽职调查和批准,交易的完成将取决于惯例成交条件,包括收到所需的监管批准和 Stratasys 的批准股东。

      Greenhill & Co., LLC 和 Lazard Frères & Co., LLC 担任 Nano Dimension 的财务顾问,Sullivan & Worcester LLP 担任法律顾问。

      Nano Dimensions通过收购快速扩张

      Nano Dimension于2016年首次推出3D打印产品,2020年12月,通过上市等募集超过4亿美元,此后便开始了收购之旅:
      ●2021年3月 ,完成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ML / DL)技术全球领导者DeepCube Ltd.(“ DeepCube”)的收购 。向DeepCube的股东支付了大约4000万美元(约2.6亿人民币)的现金和3000万美元(约1.9亿人民币)的Nano Dimension美国存托股份(ADS);
      ●2021年4月 ,花5490万美元收购微型机械3D打印领导者NanoFabrica;
      ●2021年11月,将瑞士的电子组装设备制造商Essemtec旗下 ;
      ●2022年1月,以成交价2880万美元收购喷墨、驱动电子和传输系统开发商Global Inkjet Systems(GIS) 。
      2022年7月收购了荷兰的两家3D打印企业 Admatec 和 Formatec。

      在《3D打印应用公司估值远超设备公司》 一文中,哪些做3D打印技术应用的企业,估值都很高 ;而、Stratasys两大老牌3D打印上市公司 ,主要是依靠销售3D打印机设备和材料 ,位居产业链中游,不太主营行业应用,虽然年营收均超过5亿美元,但市场估值却被新兴起的下游应用类企业远远超越。有人可依稀记得,早在十年前的2013年左右 ,这两大公司的也都是近100亿美元的 ?这说明什么呢 ?也许,这说明3D打印行业已经从一个技术驱动型行业转变为一个市场驱动型行业。也就是说,单纯靠技术创新和设备销售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需要更多地关注行业应用和客户价值 。

      因此 ,在未来的3D打印行业里 ,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下游应用类公司崛起 ,并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而中游环节的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则可能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更低的率。

      3D打印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从国外3D打印上市公司的市值来看,往往营收已经不少,不过市值很低。甚至营收已达1亿,但市值也才是1亿甚至不到1亿。

      最后,南极熊想说,国外老牌3D打印公司真的很便宜 ,要是我口袋里像中国大妈那么有钱,也去国外各种买买买 ,把一堆技术和业务收入囊中。不知道有人想和南极熊一起做这件事吗 ?
      南极熊导读:国外的3D打印公司,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整合大戏 ,资本运作此起彼伏。Nano Dimension无疑是全球3D打印领域最狂飙的收购大王之一 。










      XML地图